(来源:三亚91515部队)
“报告,病人意识模糊,血压骤降、心跳骤停”,“快快快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”。
夜幕中,阵阵救护车警铃震耳欲聋,一辆救护车在正风驰电掣般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疾驰而去。此时,车内气氛极其凝重,2名卫生员大汗淋漓,正在紧张有序地为把战友从“死神”的手中抢救回来竭尽所能。1分钟、2分钟…3分钟,报告“病人心跳恢复、呼吸恢复、意识恢复”……
这不是演习,这是发生在2020年5月27日晚,三亚某总站部队上演的一场海军版“生死时速”。担架上躺着的是一名刚结束晚间3000米训练后,不明原因倒地休克的战友。前往医院爬坡过岗、崎岖颠簸的长长的30分钟里,该战友先后出现2次心跳骤停,正是凭借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,2名卫生员克服重重困难,硬是从“鬼门关”挽回了战友的生命。到达医院,医院的医生对2名卫生员表现出的过硬专业素养纷纷点赞。
救护车上实施心肺复苏的卫生员叫李冬俊,是该总站部队的“士官军医”。2014年从海南医学院毕业后携笔从戎,成了该总站部队的一名监控兵,虽然是一名战士,但他一直希望想军医那样治病救人。心中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小时候治病救人的梦想。要当医生必须要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,为了这个梦想,他开始了备考之路:每天中午一小时,晚上两小时,用了两年的时间啃掉了几斤重的医书,终于在2017年通过了国家职业助理医师考试,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医生,也顺理成章的调到总站卫生队成为了一名卫生员,成了一名持证上岗的“士官军医”。
在部队里,军医的基础科目便是战伤救护,该总站部队的另一名卫生员孙硕便成了他的“陪练”,拿着自己的战友练习包扎、胸外按压等科目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只有用真人来练习才能找到战场上的感觉。2018年,第一次参加基地基本技能大比武的他便晋级了卫勤专业的前三甲,紧接着在第二年在基地大比武中,赛场上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征服了所有评委,一举夺魁!
今年初,单位卫生队的三名军医,一名转业,一名转文职,还有一名读研了,这时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。这位“士官军医”在上级的领导下,依然从容地担负起了单位的防疫重任,用自己的所学把防疫工作做的井井有条,受到了上级的表彰。当兵六年获得“优秀士官”3次,“优秀共青团员”1次,接诊的患者达4500人次,为单位培训了100余名兼职卫生员。最让他难忘的还是军旅生涯中有使战友“起死回生”的经历。
冬俊业余喜欢书法,尤其是喜欢傅青主的字,因为他认为傅青主是一位有气节的医生。最喜欢写的一首诗是袁枚的《苔》: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官兵的健康,如苔花一般,尽管平凡渺小,却也迎风绽放,播撒芬芳。
大比武中飞驰的李冬俊(郑晓强摄)
兼职卫生员培训中的李冬俊 (郑晓强摄)